NEWS / 新聞詳情
資訊詳情
農業機械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可喜變化
瀏覽量
【摘要】:
在村中的一塊平地上,一臺全自動水稻秧盤播種機旁站滿了前來觀看的群眾,只見技術人員輕輕點擊電源開關,機械輸送帶轉動起來,從鋪土、灑水、播種、覆土到秧盤出來,整個過程由機械自動完成。“機械播種方便快捷、省時省力!”人群中不時發出贊嘆聲。
“建立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范基地,是我州百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的重要項目,也是促進農民增收,推廣水稻種植機械化的舉措。”州農機研究所所長李顯榮介紹,機械播種是水稻工廠化育秧的關鍵環節,使用機械播種,既提高了工作效率,又保證了播種質量。機械播種,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,用機械每小時可完成800盤播種量,如果是人工播種,10個人要忙一天才能完成。
不遠處,便是水稻大棚育苗中心,步入其內,只見一個個鐵支架上擺滿了層層秧苗盤,盤內長出粗壯均勻的秧苗。“大棚育苗便于集中管理,秧苗素質好。”李顯榮說,水稻大棚育苗技術是實現早育壯秧、早插秧、奪取高產的一項先進實用技術,與常規育苗相比,投資成本低、操作簡單、管理方便、使用范圍廣,是實現機械化插秧的必備條件,是水稻高產栽培體系中的關鍵環節。
村口不遠處,是水稻機械插秧演示現場,步進式、乘坐式兩種不同機型的水稻機械插秧正在展示其獨特的功能,在農機手的熟練操作下,水稻機械插秧機穿梭在稻田之間,馬達聲響過,一行行株距、行距均勻,整齊劃一的秧苗栽進了田里。臥龍邑村民小組長王愛興說:“一臺機械1小時可栽5畝秧,5畝秧手工栽的話需要5個人栽一整天。手工栽秧,每畝的成本在400元左右,而用機械只要200元。稻谷收割時,人工收割每畝需要支出人工費500元,而機械只需150元。所以全程下來,每畝可為農戶節約成本近1000元。”
王愛興告訴記者,從去年起,村里就開始推行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范,示范種植面積10畝,大部分農戶積極報名參加機械插秧工作。
李顯榮表示,今后,我州將繼續加大水稻機械插秧技術推廣力度,抓好示范帶動,加強服務,進一步強化技術培訓,逐步擴大示范規模,提高組織化程度,全面提高我州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,逐步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目標。
上一篇:
增壓發動機中冷器的作用
推動農機化發展 提升現代農業裝備水平
下一篇: